查看原文
其他

王国刚:从增加供给和调节租售比角度应对住宅市场的供不应求格局

导读

7月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和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主办、IMI宏观经济研究室承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88期)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本期沙龙主题为“新市民与新模式:面向未来的房地产市场”。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国刚线上出席并参与研讨,指出:运用行政机制限制商品最高价格和刺激消费是很难解决这种供不应求状况的,行政措施应与增加住房供给配合使用,而解决“炒”的行为的根本方法就是增加供给。除此之外,中国住宅市场的租售比较低容易引致劳动力不流动、资源再配置机制受阻等问题,鉴于目前的租赁房制度和机制的稳定性、规范性不足,应加快租赁房的制度建设,以形成比较合理的租售比,适应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

以下为全文纪要:

在中国,房地产发展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诚如张斌所言,一些人容易带情绪化进行讨论。我想从理论逻辑的角度与各位研讨其中的三个问题。


01

“房地产市场”概念辨析:当下讨论的实际上是住宅市场


第一个问题是概念。“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很宽的概念,它首先由房产市场和地产市场两部分构成。在中国,由于土地属于国有,除了拍卖外,中国基本上没有地产市场;与此不同,在西方国家,地产市场非常活跃,交易内容、交易方式有很多。我们现在讨论的实际上是房产市场。房产市场由五类房产构成,即住宅、办公用房、商业用房、工业用房、仓储用房。许多人以“房地产市场”的名义,讨论的实际上是住宅,因此,我不太建议用“房地产市场”这个大概念来讨论住宅的事,还是用“住宅市场”概念为好,便于在同一概念之下有共同话题。在北京,前些年将一些小商品市场撤走了,空出了一大批商业用房,到现在大部分也都还闲置着。如果用房地产市场概念,就容易得出供过于求的判断;但如果研讨的是住宅市场,情形就不同了。

中国的住宅市场至少分为三部分:一是商品住宅,刚才张斌讨论的主要是商品住宅;二是保障房,过去还有经济适用房、两限房等等,现在的保障房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进入市场交易的,由体制内的机构自己在分配着;三是租赁房,与公租房相对应的商品住宅也有租赁市场,但是,公租房和租赁市场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可以看到中国的住宅市场只是中国住宅总量中的一部分,并不是所有的住宅都可以在市场中交易的。


02

中国住宅市场的供求格局:供过于求、供求平衡还是供不应求?


第二个问题是住宅市场的供求格局。市场有一个很基本的概念,即供求。中国的住宅市场是处于供过于求、还是供求平衡、或是供不应求的格局中?这是研讨的一个重要前提。判断不同,得出的政策建议也就不同。学者通常以数据说话,我亦如此。近20年来,我通过各种路径找数据,发现很难找到比较系统完整的权威数据。我在“共享”用的是国家统计局202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其中,在“房地产”之下有“住宅”,可见,“住宅”和“房地产”不是一码事;有些人用“商品房”的数字来讨论也有问题,因为商业用房、工业用房、办公用房等中都有商品房,“住宅”中也有商品住宅和非商品住宅,因此,商品住宅只是商品房当中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房地产投资”之下有一个表,表中有关于住宅的具体数字——2021年1~12月份全国房价开发和销售情况是:房屋竣工面积10亿平方米(其中,住宅7亿平方米),房屋销售面积17亿平方米(其中,住宅15亿平方米)。由此可以看到,2021年住宅的销售面积远远大于住宅的竣工面积。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是真是假?有人说,这个数字是假的;我说,如果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是假的,那么,我们就不用这些数字讨论问题了,但你应该给我提供真实的数字来。但迄今没有看到这个“真实的数字”。如果我们觉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是可信赖的,那么,2021年住宅销售面积和竣工面积之差就可反映住宅市场的供求格局,即供不应求。以此为基础,我查了2011~2021的11年数字,结果是,在这11年中住宅竣工面积73亿平方米、销售面积143亿平方米。由此,问一句:究竟中国住宅市场是一个供不应求的市场还是供过于求的市场状态?这个判断不明确,住宅市场中很多情形很难解释。在古今中外的市场中,迄今找不到如下案例:某个市场处于严重供过于求状态,政府需要采取各种措施限制这种商品的最高价格。这在理论逻辑上解释不通。理论上认为,商品交易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处于下行趋势中;既然价格是下行的,政府也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地去限制它的最高价格;不仅如此,为了稳定生产和市场,政府甚至需要出台刺激消费的政策。从计划经济时期到现在,中国百姓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个判断,即只要政府动用行政机制限制某种商品价格的最高限,那么,这种商品实际上就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

运用行政机制限制商品最高价和居民对该种商品的消费量,是很难解决该种商品的供不应求状况的。在30年的计划经济中,我们运用计划价格、计划生产等,结果导致各种商品的匮乏程度越来越高。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在2014年,住宅竣工面积达到8亿平方米,2015年就下降到7.3亿平方米,2017年又下降到7.1亿平方米,2018年仅剩6.6亿平方米,总趋势是下行;住宅销售面积与住宅竣工面积之间的差额,2015年是3.8亿平米,2016年到6亿平米,2017年又上升到7亿平米,2018年突破8亿平米,2020年达到8.8亿平米。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到住宅市场的供求格局。如果是供不应求,在一段时间里采取行政措施,把最高价限制住是必要的。但是,这个必要只是相对于增加供给而言,也就是说,当压住住宅的最高价时,赶紧加大投资、增加供给,使得几年后,放松行政机制时,住宅市场供求缺口缩小,可以在供求基本平衡或供大于求的条件下,运用市场机制稳住住宅价格。但可惜的是,从2003年开始,我们几轮住宅市场的调控,在压住住宅市场最高价,同时把供给也给压下去了,由此,就导致这样一种情形发生:一旦放松了行政管控措施,住宅价格就呈现阶梯时上行。在海外,住宅价格变化呈现波浪式走势,有上有下,但中国的住宅价格呈现台阶式走势。

刚才张斌讲到房价-收入比问题,实际上,如果要使得房价-收入比下降,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增加住宅的供给,使得更多的住宅建出来。40年前,如1982年,百姓们在讨论的是买电视机、洗衣机等。此时,有的人家里有两部电视机,其他人就有意见就反对;市场面上就有人在炒电视机。但现在还有人炒电视机吗?你可以到任何一家商场去买电视机,别说买2台,就是买200台电视机也没有人有意见,你也不可能炒电视机。因为电视机不会再涨价,我们有了足够的供给。从经济学原理上来讲,当某些商品在供不应求条件下,有人判断这种商品未来还会涨价,就会囤积,如果市场价格果真如他所预期的那样,他将这种商品卖了,由此获得的差价叫超额利润。可以看到,所谓“炒”的行为来自于供不应求,解决它的根本方法就是增加供给。


03

除了从供给端根源性调节供不应求格局之外,还应关注租房市场的制度建设


第三个问题是租售比例。对中国来讲,住宅市场除了商品住宅的销售,还有一个租赁房的问题需要讨论。在美国,拥有所有权房的人占65%左右(高的时候达到67%),还有35%左右的人是租房住的。在中国,拥有所有权房的人已经超过90%,但还在寻思着“买房”。如果大家都买房,从住家的这头来讲,你安稳了,因为我自己的房;如果房价上涨,我还可得到涨价的收益(当然,这些收益只有在卖房后才能变现;卖房后,也还得找地方住)。居民都买房住,这将引致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劳动力不流动了。劳动力如果在空间上不流动,所谓的资源有效配置就很难进行了,同时,又将引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一个实例是,全国大中型城市到处都能看到堵车现象。什么时候堵车能缓解?每年7~8月份。原因是孩子放假不上学了。为什么?因为各家都是买房住,一早起来就从所住的地方出发到该到的地方。如果是三口之家,就会去三个地方,路程长;如果选择的是租房住,至少靠近一个人,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交通量减少。如果按人头计算,减少1/3交通量,这就是为什么7~8月份堵车缓解。如果还是都倾向于买房住的话,那么,今后劳动力不流动,资源的再配置就会发生非常大的困难,这是在研讨住宅市场发展中应该考虑的事情。

需要讨论怎么规范完善租房市场。1999年公房改革之前,我们住的都是租赁房,但并没有现在一些人通过市场化手段去租租赁房住的后顾之忧。因为当时各种制度比较稳定;与此相比,现在租赁房的制度和机制稳定性不够、规范性不够。鉴此,应该加快租赁房的制度建设,以此,推进商品住宅市场更加完善、更加成熟,形成比较合理的租售比,这符合中国整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整理:孙元元

本文监制:朱霜霜



版面编辑|张必佳

责任编辑|李锦璇、蒋旭

总监制|朱霜霜


近期热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